查看原文
其他

网络编辑生存实况调查 | 新媒编辑的六大非典型画像

2017-06-02 孙珏 李丽萍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前不久推出的“网络编辑生存实况调查(上)”一文,“聚焦网络文学市场十年变化下的网编生存模式”专题,备受关注。本期,我们将从传统出版机构、垂直媒体、综合资讯门户、音频视频平台、社交媒体、数字娱乐公司等维度的新媒体编辑工作状态着手,解析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身处其中的从业人员的职业前景。秉持此次专题的采访初衷——探究个体真实的工作状态以精准折射整个内容行业的流变,我们的采访对象聚焦于多家颇具行业代表性企业的20多位与内容岗位相关的“编辑”,涵盖高层、中层、基层。我们相信,正是这些个体推动了整个内容产业的蓬勃发展,关注他们就是关注未来。同时,这也是一份提供给处于产业融合阶段的传统媒介工作者以及未来的内容从业者的绝佳指南。

每个行业都存在一些行业的通病,转换赛道的传统出版人可能正是看到了这些通病中蕴藏着的新机会。出版物内容扎实,经得起时间考验,这是自始自终都应该坚持和被尊重的。但是出版周期长、传统渠道限制等也是至今无法被改变的事实。这导致一批出版社的内容编辑开始跨入新的媒介平台。他们的出走,让我们看到传统出版行业的弊端和问题,还有行业需要沉淀和执守的部分。同时,我们对于新兴平台网编的关注,实际上更多是从内容生发角度去探究这些领域与传统行业之间合作的可能性。毕竟,提供更多更好的内容给更广泛的受众是内容从业者一致的目标。


画像1

社交媒体编辑

游走于交叉领域


跟大多数在传统出版社工作的女生不同,“80后”魏丹是个很能“折腾”的人。曾在编辑出版行业从业7年的她2016年选择转型,加入赞赏负责写作APP“行距”的内容运营。2017年她的新职业归属是知乎的知识市场团队。


魏丹在中信出版社担任学术社副主编时工作相对琐碎,除了要完成策划编辑工作,还要对整个部门的资源调配和生产进度负责。事实上,作为出版机构的策划编辑,日常工作非常琐碎:一本书从无到有,从作者管理、合同管理、审校、装帧、印制、营销等方方面面,一系列流程涉及到的部门和人非常多,这些事情全都以策划编辑为主导来进行沟通和配合。“每一天,这些事情会反复出现,因为每个策划编辑手上同时在运转的书在5~8本。”魏丹回忆4年前在出版社的工作状态时说。


而她在赞赏工作时,沟通环节则简省了许多,主要是运营写作APP,每天的工作包括阅读作者新发文章并形成简单评估、做首页banner推荐、在站内寻找潜力作者签约、在出版社资源里寻找匹配资源达成作品签约。


2017年年初,她跳槽到知乎后,工作内容与赞赏有点类似——负责 Live 内容策划,包括挖掘知乎社区内的潜在作者、策划主题 Live 、Live 制作和推广,以及后期的用户和作者反馈。最大的不同是,她对知乎的喜爱和对知识市场的前景更为看好。


在魏丹看来,虽然行业不同,也仅仅是内容传播的介质不同而已,但策划人“对于内容的关注、选择和策划并没有改变。”“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是一直在从事交叉领域的工作,这个领域就是内容策划。”魏丹目前的愿望是希望保持对好内容的高度敏感和快速反应。


新媒介与出版最大的不同是后者的选题会更加系统和复杂,因为“出版转化是一个成本很高的动作,所以相对慎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书籍是一个标准产品。所谓标准产品,体现在它既有作为精神文化的一面,也具有工业产品的一面。作为精神产品它对内容的的完整性和逻辑性有比较高的要求;而作为工业产品,从装帧设计到印刷装订也有很多规范存在。而新媒体平台则不同,一个内容也许只需要一个好点子和适合的作者,剩下的就是如何做好传播、分发和反馈。魏丹觉得,相较之下,新媒体更注重用户反馈,是一个信息双向选择的通道。这也是魏丹离开传统出版社的初衷。


关于未来,魏丹希望自己能持续在内容行业耕耘,对好内容和好作者有更敏锐的触角和更深刻的理解。而目前她希望自己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能对行业现状和未来趋势有足够的思考和判断力。“能够有更深入的触角参与决策,而不是只停留在执行层面。”魏丹对记者说。

画像2

网文编辑

发现新鲜有力的作品

29岁的王基胜学的是哲学,在豆瓣阅读的“原创作品”部工作。王基胜并不认为豆瓣是社交媒体,而是“一家付费电子书阅读的文学网站”。因为喜欢文学,他在最开始选择工作的时候,在出版社、图书公司和文学期刊中犹豫过,但最终选择了氛围更为开放、运转效率更高的“豆瓣”。在他看来,豆瓣阅读作为一个平台,提供了培养作家的优质土壤——传统出版社和期刊更看重已成名的作家作品,对文学起步者并不算友好。


王基胜的日常工作是负责原创作品的遴选、校对、润色和相关的营销推荐以及和作者沟通。最主要的工作是审稿。豆瓣有一个审稿后台,按照投稿先后顺序编辑可以看到所有稿件。达到上架标准后,王基胜会给作者发送“审核通过”消息,并给出一个定价建议。


“有一些拿不准的作品,我们会发在编辑群里讨论。作者也随时可以在后台留言,如果他们对我们的‘退稿’表示不满,可以要求‘复审’,我们会安排另外的编辑重新审核一遍。”王基胜说,一旦作者同意定价,就会根据内容将作品的“封面需求”发给美编设计封面,并安排上架日期。在这个过程中,校对、修改标题(如果需要的话)、撰写编辑推荐语等环节会同步推进。


豆瓣阅读的编辑会和作者保持大量的沟通、联系。每个作者都处在不同的写作阶段,编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适当的建议和意见,也会定期给负责营销的同事发送一些值得推荐的重点作品,给负责纸书出版和影视改编的同事推荐一些适合出版或改编的作品。如果顺利的话,作者会在豆瓣阅读上依次经历投稿——审核通过——售卖电子书——出版纸书——改编影视,而这个一气呵成的流程正发生在越多越多的豆瓣作者身上。


让王基胜最有成就感的是“豆瓣阅读征文大赛”举办了4届,他差不多参与了每一届的策划准备、稿件遴选、评奖和颁奖。4届征文大赛共收到近万部投稿作品,其中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年轻作者。在王基胜看来“他们的作品新鲜有力,呈现出与‘传统文学’不一样的气质。”


对于未来,王基胜“只想做一辈子编辑。甚至有些拒绝谈“职业发展方向与规划”,他理想的状态是做一个“匠人”。“‘匠人’从头至尾就只有一个方向,做的事情也差不多,没什么可规划的,要做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停磨炼和提高自己的技艺。”目前最让他感到困惑是,国内年轻作家的整体创作水平比较一般,很难发现特别好的作品。“整体的社会环境对创作者也不是很友好。”虽然知道这需要过程,但有时王基胜还是免不了些许焦虑。


画像3

综合门户网编

挣扎中转型


在网易工作7年的刘东凌2016年年底离职了。7年工龄在门户网站绝对算是元老。她说,离职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公司离家太远,无法顾及孩子”,但言语中多少透露出目前传统网站编辑的尴尬地位:“有点像几年前平媒被网媒抢饭碗的感觉。”


尽管最近几年,各门户网站都在尝试转型,更重视话题的提取和用户体验,包括在专题的设计上都嵌入了各种新技术元素,但门户网站以信息精炼为主的功能被信息量爆棚的自媒体取代已是不争事实。与其他非原创性频道不同的是,刘东凌所在的网易频道作为盈利性事业部,一度以原创新闻、话题角度和观点被业界称道,自2016年开启直播元年,该事业部保持原创采编体系内容不变外,打通所有板块成立了直播大组,这直接导致网易传统的产品体系开始弱化,直播大组扩充新人,也开启了新的网编工作模式。在刘东凌看来,门户网站还有一个大变化是,最开始用户都活跃于社区,开展线上线下的活动。伴随移动端的兴起, 门户网站的论坛更是成了摆设。


2016年8月,移动资讯平台网易新闻在北京举行直播战略发布会,正式发布以网易直播计划和直播PGC(专业制作)计划为核心的网易“天网计划”直播战略。“内容上,网易直播采取所有内容生产团队协同作战的方式进行优质直播内容的策划和生产。这意味着从新闻大事件到各垂直领域热点,网易新闻将通过各内容团队的有效联动,构建起一套覆盖不同领域、高效成熟的新闻资讯直播内容生产体系。”这在刘东凌看来,是老东家网易目前能赶上新媒体潮流的最大动作。


画像4

垂直媒体网编

业务模式全盘颠覆

前不久,视觉中国在北京、上海两地召开了中国摄影师年会,年会主题是“新平台、新服务”,这家靠服务摄影师团队起家的公司2016年的净利润超过2个亿。


视觉中国的社区总裁王钧2011年进入摄影圈,2016年他主导一款黑科技——图片关键词搜索数据库让他拿到了数字编辑方向主任编辑的职称。眼下,王钧的工作组面临视觉中国最大业务模块——图片版权交易模式的急剧变化。


视觉中国拥有国内基于视觉为兴趣的互联网垂直社区集群。为超过1.5万家媒体、企业、创意制作等各类客户提供视觉内容版权授权和视觉营销和传播服务。


在移动端媒体兴起之前,视觉中国编辑类图片的客户约四五千家(因为大头被新华社垄断),购买对象主要是媒体;创意类图片是他们的强项,商业用途广泛——大至央企、外企小至小的广告公司、设计室等,其企业客户大概有1.2万家左右。“过去我们服务的机构和企业采购图片都有时间节点,比如企宣时会集中采购,但现在很多企业有了自媒体,对图片的需求成为日常”。王钧这样描述目前业务量的激增。“公司的自媒体运营变得越来越重要,有时候我们更偏向于跟这种自媒体平台合作,而不是找一个广告公司或者是找一些杂志,这样的事情正在减少。”王钧算了笔账:现在中国的微信公众号大概在1300万左右,一个公众号每天发稿3篇,每篇稿件用图3张,这样一个公众号就是用10张图,就算每天只有20%公众号发稿,那也要消耗2000万张图。这些图片可能是插画,也可能是技术动图。实际上这种图片需求对视觉中国来说是巨大挑战:从与1万多家机构的图片编辑、创意总监合作,变为了互联网定向销售模式。“目前,视觉中国的单张销售模式已经朝订阅制方向发展。”王钧说,以前会问客户这张照片用在封面还是插页,现在则会问用户量是多少,传播渠道是什么,客户画像是什么?这些全部知道后才能给出一个报价,这实际上是非常耗时间的一件事情。


除了图片销售业务,与承载内容的厂商合作是视觉中国近年的新业务。比如视觉中国与华为手机合作了“植入操作系统”的内容管理栏目。王钧透露,目前和华为公司做了七八个栏目,其中最常见的屏保壁纸每天会自动更新图片。整个的操作流程是,视觉中国的编辑团队把选好的图片打包发到华为的接收中心,华为手机的每个客户端都会系统自动更新,进而自动推送。按常理假设一支手机平均一天点亮屏幕的次数在100次左右,


每点亮一次屏幕就会换一次照片。而这些跟着原生广告的精美图片无疑给视觉中国开启了另一扇盈利窗口。


在视觉中国庞大的图片生意背后是平台签约的1.7万个摄影师。摄影师群体在全世界范围是相当庞大的,但具备商业价值的,则需要去除顶端的摄影艺术家以及基层大量的摄影爱好者,中间偏上层的摄影师族群是视觉中国真正的内容提供者。


除了摄影师,平面设计师也是王钧所在社区关注的重要人群。与摄影师最大的不同在于,设计师是一种职业。“把这些目标人群笼络在周围,用可持续的运营模式不断去供养并产生高质量内容。”王钧能为这些摄影师和设计师提供的是,通过社群形式的大数据识别图片,并进行有目的引导,定期分享创意,包括一些赛事,让大家知道什么样的产品是市场需要的。王钧对于目前社区编辑的工作的定位是给供稿人提供良好的服务,包括帮社区供稿人建立个人品牌,实现商业回报,并不断提升其技能水平。”可以说,这些是王钧所在垂直社区的核心价值所在。


画像5

视频音频网编

变现优质内容


爱奇艺网络影视节目规划管理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2016年优秀创新案例。这也是去年优秀创新案例中唯一的一个颁发给体制外机构的,这让爱奇艺执行总编辑王兆楠感到非常兴奋。


王兆楠在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行业从业10余年,先后就职于凤凰卫视、美国维亚康母公司等众多家知名媒体公司,从事业务涉及节目管理与制作、卫星落地、频道发行等。眼下,他全面负责公司旗下爱奇艺、PPS双平台的内容规划及安全、IP安全、影视节目引进、制作、播出安全等工作。在他看来,近两年,在视频媒体流变过程中,网络编辑从传统的负责“生产+运用”内容,比如编辑、发布视频等,变为“生产+运营+营销”相结合,既是内容的生产者,也是销售者。


目前,爱奇艺整个团队的运转机制是根据公司的业务线,安排专人负责整个流程的运行保障。而公司各个项目顺利有序的开展,即是对团队的基础考核和要求。王兆楠看来,团队成员的成长路径都是向着行业专家方向发展的。“爱奇艺的品牌眼下在年轻人中的美誉度很高,公司内部的同事会感到很自豪,外面的年轻人很羡慕。”但王兆楠特别强调,在视频媒体工作,需要具备基本的图片、图像编辑能力,社交媒体运营和维护的能力,以及商业化的思考能力。一专多能,媒体融合的大趋势,赋予了网络视频媒体编辑非常明朗的就业前景,以及足够大的想象空间。


2015年11月,爱奇艺成立了研究中心,主要负责监测、把关视频网站自制或引进内容。以网络剧《最好的我们》为例,中心从项目立项阶段就已经开始介入,全流程进行把控,不管是看剧本、还是后期成片之后的画面,每个细节都必须保证它既有网感,又能符合当下的意识形态,让这两方面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项目播出后,公司还会安排专人监测网络舆情、网友的满意度、收集反馈信息等等。这样一套全流程的规划管理,保障的爱奇艺影视节目的品质和安全,不断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爆款。


从2014年开始,移动有声阅读的风口就已经“吹起”,随着2015年资本对这块市场的进入,有声阅读APP呈现爆发式的增长。移动有声阅读从萌芽期,到探索期,再到发展期,模式也不断创新,内容也日渐丰富。移动有声阅读最初的形态是传统电台的网络化,如早期的蜻蜓FM,随着自制有声内容的增长,出现了以PGC内容为主的移动音频平台,如酷听、早期的懒人听书,伴随着自媒体的出现并快速增长,出现了UGC,PUGC,模式形态丰富多元。目前PGC、UGC、PUGC等多种模式在市场上并存。


在移动阅读音频行业发展的初期,音频内容除了传统广播节目外,其他无论从形式、内容丰富程度还是资源量来说都比较匮乏,那时候编辑以填充内容为主,日常工作主要是生产内容、引进音频资源。随着音频行业的发展变化,音频资源日渐丰富,PGC内容达到一定量、UGC内容越来越丰富,这种情形下,编辑除了少量优质内容填充的基础工作外,逐渐向策划、运营方向转化,如何将优质的内容以最合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是编辑日常工作中最主要的内容。


由于个人爱好加上行业前景看好,王秀弼本科毕业就加入了懒人听书,成为了一名媒资编辑。作为基层的内容编辑,王秀弼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完成有声读物内容的更新和初步编辑包装。


一般情况下,公司的运营版权部引进的或者播音管理部制作生产的有声读物音频,会交由编辑处理包装上线。每天王秀弼大量的精力会投入在检查频道内容的更新情况,确保用户能正常收听和下载有声读物上。“基本标准如吐字清晰、音色饱满,没有含混不清及破音的现象,音频中未出现噪音、杂音、与录音无关的背景音。播音语速流畅,没有明显语句中断、重复和错别字。”王秀弼说,如果不符合标准则记录下来统一反馈给相关负责人处理。面对审核通过的有声读物音频,编辑通过音频处理软件将其处理成有规定的码率质量标准,上传至内容服务器。接着,是根据有声读物的版权信息在后台服务器编辑书籍条目,包括撰写书籍简介、主播简介和制作图书封面。通常情况下,王秀弼会在网络上搜索书籍的相关信息,概括书籍内容,用尽可能简洁的介绍让用户了解书籍的情况,吸引用户收听和购买有声读物。另一方面,书籍封面设计则要凸显出书籍的内容主题,吸引用户眼光。


王秀弼透露,在日常的工作中,编辑和营销策划部、版权部的工作接触较多。编辑需要根据营销策划部的活动和版权方的需求灵活安排有声读物的上线和更新。除此之外,编辑也会涉及挖掘优质资源,引进音频节目等。


音频行业发展的当下,编辑职能也随着平台的需求发生巨大的变化,工作的主要目的不再是单纯地丰富平台内容。懒人听书APP 青春原创频道主编秦沙沙2012年下半年开始在懒人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做频道主编。负责频道的流量和收入,工作内容包括书籍的包装和优化,书籍的推广计划,优质书籍的挖掘,营销活动的策划,打造具有潜力的头部书籍。对于行业变化,秦沙沙最深的感受是,APP平台的商业化模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内容变现的能力增强。从用户的角度来说,用户对音频付费的接受能力在明显增强。


画像6

出版机构数字编辑

可视化知识服务者

韩璐2015年8月本科毕业到地质出版社数字出版事业部报到的时机很不错,正巧碰到地质社在当年12月成立了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有三大业务模块:数据出版中心主要承担中国地质专业资源知识服务大数据平台、国土地质专业领域行业级运营平台、国家土地督察移动知识服务平台、科普影视教育传媒平台等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智慧出版中心主要承担基于移动联网的地质教育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实施,融智库的日常运营以及出版社承接的行业标准的制定;知识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出版社数字内容的采集和输出,使知识内容最终分发至各个平台,应用于各个数字产品。


韩璐所在的数据出版中心,主要负责项目申报、管理以及配合销售部门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每周一9点之前,韩璐要将上周部门的主要工作以及项目进展情况在OA上发给领导,周报要求清楚描述工作进展和结果,特别是要突出量化形式表现。韩璐一般在提交周报后,就要开始梳理当天的工作任务,根据工作的优先级和时间的紧迫性,对工作任务进行划分,开始逐一解决。日常的工作包括跟进项目进度、检查项目实施情况等,比如部门眼下承担的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已进入到收尾阶段,涉及到不少需要优化细化的功能,每天都要在平台上进行各个页面的逐一反复测试,以保证质量。韩璐需要按照项目规划,把控项目进度,将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技术人员沟通,对平台各个页面、各项功能进行完善。


地质社数字出版事业部副主任龙振宇是韩璐的上司,2010年进入数字出版领域的他已经经历了新浪阅读和接力出版社数字出版部各3年的历练。数字出版从最开始被传统出版口诛笔伐的抗拒,到如今的接纳融合,所经过的艰难流变过程与龙振宇的成长几乎同步。他觉得这一切“不仅仅是观念的转变,更多是市场的需要”。尤其对专业社来说,数字出版从最初的电子书,到现在的知识服务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0年前,业内普遍实践的数字出版是把图书简单电子化,或者做成音像制品,而今更多的人意识到,把内容碎片化、条目化后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关联和可视化,才是盈利的起点。


在工作一年半后,韩璐参与了地质社的多个项目,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国家土地督察移动知识服务平台项目。这个项目是将土地督察业务与图书信息相结合,做到土地督察工作人员使用手机便可实时、方便、快捷地实现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相关图书的查询和阅读,进行相关资源的共享和资讯交流。为了保证平台的质量以及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前期出版社做了大量市场调研工作,比如与督察局工作人员交流,了解他们对于产品的内心想法,同时设计需求调查问卷,进一步广泛征集建议。


每次在收集到需求后,韩璐和产品经理会花费精力对需求进行整理和分类——确定哪些需求是急需解决,哪些是可以暂缓的,哪些又是不做的。韩璐说,仅需求确认环节,就用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但他认为“十分必要”,因为“只有将每个功能点都细化到最小,进而确认其实现手段,才能最终确定最好的展现形式”。


在接下来的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根据需求文档,制定出项目时间表,而龙振宇则会带着团队根据时间表对项目进度进行跟踪。在此期间,每个阶段都要更新项目进度表,并提供给开发人员所需要的资源,积极参与到项目进度中。


目前,该产品已经进入到试运行阶段,接下来就是开展用户培训,满足客户的个性化业务场景需要,同时集成应用系统功能,增强平台服务能力,同时还要做好产品内容的日常维护。


管理项目的过程让韩璐在工作领域中很快成长起来,“每天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充满斗志”。但分管数据出版中心和市场销售部的龙振宇压力就大得多,除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数字出版项目,产品还要推向市场并且实现盈利。整个公司16名员工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因为“是新兴产业,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注:文中刘东凌应受访者要求为化名


相关阅读

独家 | 网络编辑生存实况调查(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